看这些认知症照护“样板”,如何打造银发记忆港湾?
行业动态
2025年08月21日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从中央“十四五”规划到地方专项政策,认知症照护已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议题。从中央文件到地方行动,从社区试点到机构布局,各地都在加速推进认知症照护体系的建设。
上一期我们盘点了从国家到各地的认知症政策规划及补贴(点击了解)
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落地环节
↓ ↓ ↓
从孤岛到家园:认知症‘家庭式照护+青年社区’创新实践
广州乐谷颐养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产业的新标杆,以"庭院式颐养+专业失能/认知症照护"为特色,为长者提供高品质服务新体验。
其采用认知症“家庭式照护单元”模式,一个分区团组仅12-15床,便于照护师根据每一位长者的能力、需求和变化而调整生活环境与照护方式,打造长者以往家庭或工作情景,营造有归属感的家庭氛围。通过角色分工、五感刺激、认知训练等干预,帮助认知症长者减缓病程、减少焦虑、重拾自信、重塑安定生活。
特色“青年社区嵌入设计”,机构隔壁就是自营的青年公寓“乐谷寓”,青老共居、以年轻人提供志愿服务获得房租减免的模式,促进跨代社交活动,为颐养中心注入年轻活力、破解养老机构社交孤岛难题。
2024年数据显示,其认知症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下降41%,定向力改善率达68%。
用创新“五彩蝴蝶”找到照护节奏
武汉泰康之家楚园作为国内较早配套设置记忆照护专区的养老机构,泰康之家结合自身近十年的运营服务经验,逐步打造了具有泰康特色的认知症照护体系——“家的方向”。
泰康之家打造“家的方向”体系,其中“五彩蝴蝶”分阶段照护是核心。根据认知症人士不同的疾病阶段、症状特点和能力水平,把认知症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照护技巧和服务,随着阶段的递增,认知症人士的能力水平会逐渐下降。“五彩蝴蝶”分阶段照护能帮机构精准匹配资源,不用盲目投入。目前40多位长辈入住,家属满意度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3%。
入住长者平均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了40%,部分原本生活不能自理的长者在专业照护和康复训练下,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
环境即疗法:打造国内领先认知症干预空间
广州市认知症照护中心前称为“广州市老人院”,率先开展认知症照护服务,成为国内最早收住认知症老年人的专业机构之一,并且建成全国首栋认知症照护大楼,开创认知症专区照护先河。
中心以“环境即疗法”为理念,打造国内领先的认知症干预空间,通过多样化场景激发功能恢复,用科学的环境设计,为认知症老人构建“熟悉的家”。把老人熟悉的场景搬进机构,比单纯劝说有效得多。中小机构也能学,成本不高,效果却很直接。
通过怀旧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措施,2025年数据显示,长者认知功能改善率达到了70%。
照护标杆:中西医养结合疗法
西安鹏瑞利知智照护家园是国内首个以阿尔茨海默病照护为主题特色的大型医养结合小镇。致力于成为中国阿尔茨海默病 “照护标杆体系”,提供整体和个性化护理的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规划总床位约700床,让失智长者能够有尊严、自由、安全的生活。
机构引进全球多国认知症非药物干预体系。运用如荷兰多功能感官 (MSE)、心理舒缓 、瑞典布恩音乐、VR体验等疗法,以减缓疾病的发展。
还通过中医药特色干预阿尔兹海默症。运用刘智斌教授(国家级名中医医学博士)及团队全国独创的嗅三针法、中医药膳、治未病等方案,形成一套延缓阿尔兹海默症发病进程的新方法。
每月举办“认知症家庭课堂”,教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提供“临时托养服务”,让家属能短暂休息;建立线上社群,分享照护技巧与心理疏导资源。对机构来说,家属支持到位了,续住率自然高。
项目试运行至今,收住的认知症患者认知症状改善率达100%,且有30%的患者因症状好转实现护理等级下调。
“海马记忆工坊”为认知症患者重寻尊严
康语轩是国内知名的认知症养老机构,由哈弗博士后金恩京创立,是认知症照护领域国内最权威专家。机构以“家”的理念为核心,为认知症老人提供非药物干预照护,强调尊重老人尊严,实现“零束缚、零卧床、零插管、零尿布”,帮助老人回归正常生活。曾入选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20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案例,是中国仅有的6家入选机构之一,代表国内认知症照护领域的专业水平。
这里的医康护人员没有设置固定的床位比,采取的是多学科团队协同照护,即一个班组团队对应一个工作时间段,在此期间团队人员负责院内所有的老人,多对一、多对多模式。这种模式下,老人随时能得到关照,工作人员也不用因长期面对同一位老人而产生疲惫感,有更多的耐心对待老人,对老人和员工都比较人性化。
康语轩成立的“海马记忆工坊”,通过组织老人、家属及志愿者共同参与手工活动,其成品义卖收益分别用于公益和院内老人服务,该项目受好评且成为让大家重新认识认知症患者仍有社会贡献的窗口。
老人通过参与工坊活动,其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社交主动性提升60%。康语轩的认知症照护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认知症照护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信养之家浦东锦绣养老院是中信养老旗下唯一一家整体定位为认知症服务特色的养老机构,也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整体定位认知症特色的养老机构。
特色的健康管理,多学科多职种(MDT)团队精准协同照护机制,十大专业岗位全程守护,最大程度延缓长辈认知症的进程。根据长辈身体情况、认知障碍发展程度、精神行为症状(BPSD),定制非药物干预方案。专业医康护团队保障每日1次非药物康乐活动,每周1次非药物干预,每月1次非药物康复。
机构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度合作,每月1次/多次精卫专家巡诊 + 多学科线上医疗会诊,由精卫医生全程指导认知症长辈用药、诊疗,让长辈足不出户即享优质精神类医疗资源。
通过专业照护与环境优化,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达97%,是上海市“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浦东新区“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单位”。其认知症照护模式被纳入《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23)》,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独创“忘不了小镇”:国内罕见的非药物干预试点
鹤童认知症康复中心是专门收治老年认知障碍症患者的康复中心,也是面向全国长期照护领域进行专业人才培训的基地,更是对人类脑退化进行科学研究的阵地。
中心独创“忘不了小镇”生活场景康复模式,配套忘不了餐厅、便利店、咖啡厅、电影院等场景,通过沉浸式生活体验刺激记忆与社交能力。专注收治中重度认知症患者(70张床位),延缓病情发展。是国内罕见以“生活场景重建”为特色的非药物干预试点。“忘不了” 系列场景体验是鹤童的创新疗法,这不仅让老人活动参与率高了,而且护工照护压力也小了。
天津鹤童认知症康复中心通过“忘不了小镇”模式,在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绪行为、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提升了照护服务质量,获得了较高的家属满意度和行业认可。
引进日本认知症照护技术
北京尚爱老年养护中心是北京市首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与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等三甲机构建立绿色通道。运营团队曾参与制定《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连续8年蝉联“北京市养老服务质量优秀单位”,2024年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这种“政府主导+专业运营”的模式,既保证了服务的公益属性,又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发创新活力,为胡同养老提供了可复制的“景山样本”。
中心引进日本认知症照护技术,通过怀旧疗法、园艺疗法、音乐疗法延缓认知衰退。设立“记忆咖啡馆”,由认知症长者担任“咖啡师”,在角色扮演中增强社会联结感。2024年试点项目显示,患者记忆保持期延长40%。
还与周边学校合作开展“小小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少年与长者共同参与手工制作、故事分享。设立“银发创客空间”,鼓励长者发挥余热,如园艺小组培育的盆栽在社区义卖,编织组作品捐赠山区儿童。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尚爱老年养护中心引入自主研发的“幸福银行”系统,老人通过参与健康讲座、手工课程等活动积累积分,可兑换康复理疗、家属陪同用餐等增值服务。2024年数据显示,长者平均每月参与活动达12次,积分兑换率超85%。
在该模式下,通过参与日常活动和社交互动,长者的自我价值感显著提升,自信心增强,长者的行为异常情况显著减少。
认知症照护不仅需要专业医疗支持,更需人文关怀与社会化探索。通过小单元照护、非药物干预、代际融合等模式,我们看到了延缓病程、提升长者生活质量的更多可能。
未来,认知症照护将如何在医疗、康复、心理、社区服务等环节实现全链条衔接?如何在政策支持、产业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合力下,构建覆盖预防、诊断、照护、康复的完整生态?
11月27-29日即将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SIC老博会)将现场展示防走失定位、跌倒监测器等监测类,适老化家具及设计等生活起居类,脑健康筛查等评估类,老年益智玩具、音乐疗法等辅助认知类等相关产品;同期还将汇聚国内外专家、标杆机构,举办国际认知症照护专题论坛,推动认知症照护体系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往届SIC老博会现场及同期穗法认知障碍照护交流大会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5年11月27日-29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
邮箱:wufan@jinhanf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