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行业动态 2025年07月31日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认知症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60岁以上认知症患者约1500万,在痴呆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约占65%,剩余患者为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预计未来,认知症患者数量还将持续攀升。
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国家层面积极布局
↓↓↓
国家行动纲领明确方向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干预核心信息》,旨在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提高预防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老年痴呆预防意识。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并明确了科普宣教、评估筛查、预防干预等重点任务。
2021年4月,为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失能或失智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发布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包括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在内的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将对全国各省的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进行指导和评估,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2024年《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指南》要求,2025年前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示范项目。
2025年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关于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在100张床位以上且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中,痴呆老人照护专区(单元)设置率预期大于50%。
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各地区也纷纷因地制宜,制定贴合自身实际的认知症应对策略,从政策扶持、设设到专业照护人才培养,全力提升认知症防治与应对水平。
接下来跟随小编的脚步
了解各地对认知症的政策目标吧
广州
一、政策
2022年9月,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广州市老年脑健康管理试点项目工作方案(2023-2025年)》,启动老年脑健康管理试点。2024年,根据国家、省、市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统一部署,市卫生健康委于2024年2月印发广州市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在前期脑健康试点基础上扩大筛查范围,完善转诊机制。一年来,广州以专区的形式,创新性建设、改造并验收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081张,达到既定建设目标的140%,同时在全市统筹打造7个认知症老人照护服务支持中心。2025年02月,广州市发布了首份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照护专区的综合性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规范》。
图源:广州市民政局宣传和政策法规处
二、目标规划
据广州民政局介绍,2025年,全市将建成不少于4000张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
2025年底,老年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公众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80%。
打造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遴选确定5个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中心。
专区护理人员与认知障碍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3,每一认知障碍照护单元夜班护理人员不应少于1人在岗。
三、补贴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专项安排市福彩公益金260万元用于“广州市养老服务人才提升”项目,从源头上丰富养老服务人才供应。累计投入2903万元用于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就业补贴及岗位补贴项目。对提供认知障碍照护等基本养老服务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场地优惠、税收优惠以及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星级评定补贴、医养结合补贴等。
深化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将保障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扩增至包括失智老年人等全体有照护需求的失能人员。全市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人数约13.6万人,长护险基金累计支出43.3亿元,长护险定点机构数量达到350家。
加强医保定点保障。开展优化新增定点医疗机构评估工作,鼓励医养结合型机构发展,医疗机构定点实现“随时申请,1个月内公示结果”,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共有39家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持续提升医养结合保障能力。
上海
一、政策
自2019年起,上海市民政局连续五年发布通知,滚动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3年更关键性地出台了《上海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单元设置和服务要求》,为机构专业照护提供了精细化、可操作的标准,并同步发布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标志着试点经验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2023年9月,印发《关于开展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防治促进行动的通知》,实现老年认知障碍的早发现、早干预和规范化管理。
二、目标规划
到2025年,全市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到1.5万张;到2027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总量达到2万张。2025年将“改建300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到2027年全市建成失能照护、认知障碍照护示范机构各50家,培育特色工作室50个,培养一级养老护理员50人、二级养老护理员500人。
三、补贴
市级财政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给予资金支持,其中,第一年30万元、第二年15万元;试点周期3年内,区(街镇)按照不低于1:1配比安排试点经费。
对新设立的认知症照护单元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一次性给予开办补贴10万元。在既有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置认知症照护床位的,每张床位也将获得市级福彩金一次性补贴。
各区政府还将给予认知症照护床位连续三年的运营补贴,第一年5000元/张、第二年3000元/张,第三年2000元/张
对招收认知症照护单元专业护理员的养老机构,给予奖补。
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老人,按照相关规定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认知症照护单元的,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同时,可全额享受相应等级的养老服务补贴。
北京
一、政策
2023年4月,实施《养老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规范》,规定了养老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流程、评价与改进。2023年12月,印发《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支持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
二、目标规划
到2025年,加强养老机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床位规范建设,本市将建设不少于1万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
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机构、照护专区的养老护理员与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配比,原则上不低于1:3。
三、补贴
各区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提供一定周期的“喘息服务”,缓解家庭照护压力。失智照护机构或有失智照护专区的养老机构可为失智老年人提供免费“试住”服务。
支持为城乡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本市户籍失能失智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给予改造补贴。
成都
一、政策
2023年6月,成都市印发《成都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的通知》,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开展认知障碍友好型社区试点。2023年8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导手册(试行)的通知》,明确了老年认知障碍社区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机制。2024年11月起,施行《关于推进成都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拓宽老年人多元养老服务供给,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重点发展上门助浴、认知症夜间照护等新兴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二、目标规划
老年认知障碍筛查室、干预活动区、运动康复训练区等,面积不少于100平米。
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愿筛尽筛”,80岁及以上老年人“应筛尽筛”,筛查总人数不少于2000名。
在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内对不少于120名服务对象开展为期6个月的全程认知干预,干预参与率不低于80%视为完成全程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与入住对象的配比不低于1:5,配备持证社工及夜间护理人员。
三、补贴
支持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按照3000元/户的上限标准给予财政补助。
失智人员可通过长护险获得三类补贴(基础护理、专业服务、辅助器具),而非独立专项补贴。
杭州
一、政策
2021年3月,印发《浙江省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将加强失智老人照护,要求养老机构设置认知障碍专区,加大认知症照护供给。2025年2月,杭州市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2025年版)的通知》,支持推进“老有康养”,明确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
二、目标规划
2025年底,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张,每万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床位数达20张,乡镇(街道)康养联合体覆盖率达100%,助餐服务城乡覆盖率达90%。
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打造从社区预防干预、家庭支持到机构照护的认知障碍连续照护链。
三、补贴
长护险升级:居家照护补贴提高至3000元/月(需经MMSE评估≤10分);
机构补贴:入住三星级及以上机构,一次性补贴6000元(限杭州户籍);
免费筛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认知症早期筛查(60岁以上居民)。
青岛
一、政策
2024年2月,印发《青岛市养老服务补贴实施办法》,指出对于失智老人的相关补贴扶持办法。2025年4月,印发《关于促进青岛市养老服务消费的行动计划》,聚焦老年人“家门口”养老服务需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社区照护服务。2025年5月,印发《青岛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指出发展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目标。
二、目标规划
2025年,全市建设30个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
2025年,每个区(市)至少1家养老机构开辟认知障碍照护专区。
发展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到2027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以上。
认知症照护专区应设置独立单元,平均建筑面积不低于25㎡,单人间使用面积>10㎡,双人间≥16㎡。
三、补贴
收住自理及享受长护险的失智老年人每月补贴300元,收住不享受长护险的失智老年人每月补贴400元。
1级失能(中度失智)城乡最高分别为1000元、800元,2—4级失能(重度失智)城乡最高分别为1400元、1000元。
街道(镇)及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与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2—4级失能(重度失智)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按居家养老服务成本监测价格5折收费,优惠部分以运营补贴形式给予,每人每月最高500元。
本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相关失能(失智)等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对应分别给予每户一次性3000元、20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