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乌丹星:养老人的自我修炼,20年过三关!

行业动态 2020年09月16日 作者:乌丹星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乌丹星   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养结合专家,中国疾控中心“老年期疾病预防与干预”国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老龄工作专家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兼“老龄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养老人的自我修炼

 

讲起养老人,基本都是外行进来的,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的,没有什么谁比谁强更多,起步更高。

对于养老人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规律一样,应该有20年的周期。我认为基本上可以把20年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或者说“过三关”。

第一关:价值观

价值观,不是口头上说的,而是指具体的实践,在养老一线的工作和实战。这一关至少是5年。没有强大的信仰和信念,养老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没有一线实战经验和历练,也可以说基本不具备从事养老的真正能力;

第二关:经营关

如果经过3-5年的一线实践及历练,还不懂管理、不懂成本、不懂经营、不懂营销、不懂风控,就是没有把控住发展的节奏。一线实战,不是仅仅在干活,更重要的是在成长。成长,需要总结提炼,需要找规律,需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关的周期会长一些,应该用10年;

第三关:战略关

经过15年实战的养老人,有些人可以上升到另外一个台阶了—战略。作为一个企业的掌门人或CEO,战略能力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人,基于一线的实战经验,能够为企业未来发展制定战略,并能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战略优化,同时可以承担新产品研发、产品规划等,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质的飞跃。这也应该至少是一个5年的过程。

当然,我们相信这会是一个“三角形”的人才梯队。宝塔尖的“战略人才”,一定是少数人;腰部的“管理人才”可以有相对多的可能性;而最底部的“操作人员”可能还是占比最大。因此,想要在养老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绝不是“埋头干活”就能成才的。因此,别总拿“养老长度”来说话,更要评价“深度和广度”,因为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过程。

对于养老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来说,坚守住第一个阶段的5年十分重要。选择好一个根据地,坚持不跳槽,边干边思考边留痕,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其实,不论在哪儿干养老,这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是无法跳跃的。频繁跳槽,只能在你的简历上留下疑问。当你没有资格、没有话语权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干活,在哪儿干都一样。在干的过程中,为自己积攒经验、积累资本、积攒话语权。当你有了话语权、有了资本的时候,如果空间不够,跳槽才有自然的道理。

20年的职业规划,要用平和的心态努力过好这三关,认清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和使命,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扎实稳健。而终身学习,是走向“宝塔尖”的唯一利器。事实证明,缺乏学习能力的人,很难走远走高。

谈谈医护人员跨界进入养老。医疗行业,实际上跟养老行业的关联度是比较高的,“医养结合”也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就医疗行业(包括护理行业、康复等)而言,走进我们,走进养老,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自己是学医出身,但“医护”和“养老”的融合看起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这也是行业现在特别担心,或者特别忧虑的一件事。医护人员走进养老之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希望和期待,但同时也给养老行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负面担忧就是资源紧俏和高成本。未来必然是医养融合的发展策略,我们应该就行业发展与个人定位(尤其是医护人员)做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中国的“医养结合”是在未来医改发生深刻变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不认清大的趋势和形势,不找到合理适宜的个人发展定位,不改变观念,不转型,是很难真正融入医养结合的发展之中的。

第一、中国医改的体制机制在变

过去是“九龙治水”,现在是卫健委和医保局。一个负责提供服务,一个负责埋单。过去是“医疗为中心”,现在是“全民健康为中心”,服务重心、服务资源配置、服务逻辑都在改变。

第二、医疗及照护的支付体系在变

过去只有医保,现在有了长照险,为什么要出台长照险?是因为医保承担不起养老和照护的需求,国家试图用较低成本的长照险去接续解决院后护理康复和照护的问题,从而避免医保负担过重,最后压垮国家财政。

第三、医养服务体系在变

过去是以大医院为主,现在是家庭医生签约、就近取医为主。分级诊疗,医疗资源下沉,为社区及居家养老提供了便捷的医护资源和服务配置。由于社区医护资源的不断强大,对于我们养老的照护体系,也会由过去的碎片化照护走向整合照护。把院前、院中、院后;健康管理、急性护理和康复照护,整合到一条连续性的服务链上。老人从医院出门之后,一定知道下一站去哪里,谁来接续,是康复中心?还是社区?还是回家了?一棒传一棒,这个服务一定是要链接上的。

第四、护理行业在变

护理的职业定位:由单纯专业护理走向专业护理与非专业照护融合发展;由单一技能走向全面技能;由小专业角色走向大社会角色;由非管理人员走向同时承担社工和运营的管理角色;由单一护理价值变为综合复合性的社会价值。

如果认不清以上这些变化,就无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职业发展路径。医护人士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第一、人文缺陷

医护的职业习惯,严肃认真,甚至某种职业苛刻,是很难适应养老服务的。养老,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人文关怀的程度远大于医护技能。

第二、成本缺陷

在大医院工作的人很少考虑成本。成本不是医生护士该操心的事。但是养老不同,成本,恰恰是养老的命。养老服务的经营原则是: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尽量把事情做好。而医护经营的原则是:只要把事情做到好、做到极致,可以不那么在意成本。这是理念上的根本不同。

第三、运营缺陷

多数医护人员的职业训练是一生只专注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把自己的专业及业务做精做细,精益求精,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当进入养老行业后,这些走下大医院神坛的群体,基本上不懂什么是运营,不能在专业技术之外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也不知道如何与养老团队协同。

所以,跨界,是个人价值点和团队价值点的共同协同。第一,你要努力通过“职业扩容”提升你自己的个人价值点。同时,你要努力协同好他人和组织的共同价值。这样才能构建起利益共同体,职业协同的生态圈。

总之,观念转变,是最根本的问题。医疗,重在技术;养老,重在生活方式。医养产业,是一个链接的产业: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辅助支撑,如同“4×1”接力赛,每一棒都有自己的定位及作用。医养结合,不是养老机构建医院,医院建养老院,而是从医院到下一级的康复,再从康复返回社区,再从社区返回家庭的“4×1”接力赛。如果再反复,就再走一圈而已。这是一种资源有效链接的问题,而不是你干我的活,我干你的活,多重重叠,资源浪费。


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将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举行,期待与您相见。
更多2019老博会信息请咨询:
电话:+86 (0)20 8930 8909 王小姐
邮箱:wangziwen@jinhanfair.com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