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居家养老面面观:三地居家养老现状对比

行业动态 2016年08月03日

点评

如果问身边的老人希望在哪里养老,十之七八的人会回答“在家里、在社区”。作为大家普遍看好的9073中的“97”,在实际运营中,运营单位又普遍面临着无法盈利的困境。

本文对比了2016年,湖南、广东、浙江的居家养老现状,从中可以看到居家养老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分别采取的种种举措。值得想布局居家养老的企业参考。


湖南——连锁规模化方向发展

湖南日报记者 陈勇 于振宇


如果问身边的老人希望在哪里养老,十之七八的人会回答“在家里、在社区”。最近,记者专题调研如何加快全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发展,问及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也大体相同。


玩在家边上,不割裂亲情友情

在长沙市芙蓉区荷花园街道德政园社区长者康护服务中心,90岁高龄的张东平老人正坐在按摩椅上,一边按摩腿部,一边听广播节目。“年纪大了,单独住在家里,孩子们不放心,所以我和爱人2014年10月开始住到了这里。”张东平告诉记者,最让两口子满意的是康护中心就在家门口,熟门熟路,非常方便。两个人每月交费4000多元,经济上还能承受。


该中心有30张床位,是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租用民房改建而成的社区居家养老场所,一楼有大厅、前坪,适合集体活动、日间照料,二楼主要住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人,楼梯改造成了自动滑梯,方便坐轮椅者上下。目前,这里7名服务员照看20多名老人。


记者在郴州市苏仙区白鹿洞街道青年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澧县小渡口镇小渡口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怀化鹤城区板桥街道晋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地看到,老年人从60几岁到八九十岁不等,有的看电视听讲座,有的打麻将玩扑克牌,老街坊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不断,开开心心。


万众和公司董事长黄跃佳认为,社区居家养老,老人吃住在家门口,不离开社区,面对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经常可以看到子女,子女也能方便看望爸妈,没有割裂老人的亲情友情,有归属感。这是现阶段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很好结合在一起的过渡方式,符合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文化心理需求。


据了解,去年以来,全省增加的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照料中心、老人餐桌、送餐中心等各类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达17000多家,仅万众和公司在长沙就有直营店30多家。


在家里享受生活照顾、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社区小型养老机构,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完全托养和医养融合等功能于一体,我省去年1.7万多家新增养老服务设施中,绝大多数属于这种形式。它既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又契合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求,成为群众最需要、受欢迎的养老方式。


我省比全国早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达1164.4万,占常住人口的17.17%,全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老龄化增速、高龄化增速和空巢化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旺盛的养老需求和蓬勃发展的养老服务,正好反映了供求变化的市场关系。


面对越来越升温的养老市场,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民间整合资源,加快设施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尽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在德政园长者康护中心,记者看到服务员詹楠亚帮助所照看的老人起床、洗漱、戴假牙、打饭、喂饭、整理房间,那份细致,令人感动;社区志愿者经常来中心开展抚慰活动。中心还在独居老人起居间装上感应器,建立微信群,将老人子女接纳入群,通过后台,子女能通过手机及时了解老人每天的饮食起居情况。


怀化鹤城区红星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引入心理咨询师驻点,定期为入住老人提供服务;湖南普亲老龄产业发展公司除了做好集中式失能半失能老人照顾外,还以家庭病床的方式,把生活服务,医疗、康复护理做进家庭。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陈毅华说,尽管我省社会化养老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标准化,下一步将在引入医护、康复治疗、老年社会参与等方面加大示范力度。


机构经营连锁化,抢占“初始客源”

记者了解到,因为入住规模小、日托性质顾客多,社区居家养老组织大多数服务属于免费,目前处于微利甚至不赚钱,如果缺少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不少组织难以持续经营发展。


我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湖南省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将居家、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去年仅省级就投入2800万元用于购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


采访调研中,记者发现企业也在自找出路,经营连锁化是当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一个母公司,依照同样模式、同样体制、同样技术标准,在小区内开出多家分店。这种形态在省会长沙十分鲜明,除了万众和以外,有名的连锁养老企业还有康乃馨、康乐年华和普亲3家,他们的自营门店总数几百家,托管的更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布点多、规模小的连锁养老服务模式,分散了经营风险。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掌握了珍贵的初始客源,假以时日,培养感情,这些客源就源源不断地变成“居家——社区中心——大型机构”全链条养老服务线的“源头活水”。


目前,知名公司正在扩大连锁,其触角像藤蔓一样探入到市县。同时,市县本地养老企业依托一两家实力强大的医疗机构,也开始强劲起步。湘潭市银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依托省部共建示范项目湘潭市六医院,打通医疗康护“绿色通道”,通过民建公助形式,在社区开办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失能半失能老人看护中心,“华丽转身”近在眼前。


广东——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山商报


在中山,无法自理的老人通常被送往养老院,而能走能跑的老人更多活跃在社区和居家养老中心。然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夹心层”却很无奈,他们不想住在养老院,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圈子,但白天想找个专业人员照顾却很难。近日,有一种叫“日间照料”养老服务模式在社区悄然出现。不过,也许是市民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服务提供方前期调研不足,在东区豪逸华庭,一家由社区与民间养老机构合作的全市首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遭到业主反对,不得不中断服务。


我市首家社区“日照中心”被迫关门


今年10月,在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弘颐养院和广东新粤集团合作,在豪逸华庭小区内建立我市首家专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据悉,该中心由相关部门、企业和开发商投入约150万元,设置医疗、康复、洗浴、供餐、日间照料五大分类服务,为小区老人提供60余项服务。其中,最核心的业务是日托服务,该项服务为有偿服务。


该中心开业后,遭到豪逸华庭大部分业主反对。11月28日,小区业委会进行一次表决,向该中心发出"驱逐令"。据小区业委会致物业的函显示,此次表决向业主发放了732张选票,收回566张有效表决票,其中564票反对在小区开设日间照料中心。


选址和服务资质最受业主诟病


12月11日,记者走访豪逸华庭了解到,目前,该中心的招牌已被撤下。


对于将小区会所改建为日间照料中心,业主叶伯意见很大。他说,小区缺少咨询业主意见,而且该中心大部分服务并非无偿服务。"我去问过,很多服务都是收钱的,我们担心他们把会所弄成谋取私利的照料中心。"


"我们小区是封闭式小区,但日间照料中心要面向全社区(夏洋社区),那我们肯定不答应。对外开放后,如何监管这些人流,确保小区安全呢?"业主陈姨说,如果在他们小区外面建设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她会支持。


"该中心连营业执照都没有,一些医护人员也不知道有没有执业执照,我们怎么相信?"叶伯说,在该中心门口贴出的一些服务项目也让许多老人家感觉"用处不大",当中包括胸部保健,药包泡脚等。


广弘颐养院称将吸取教训再试点


对于业主的疑问,广弘颐养院工作人员表示,该中心大部分项目包括量血压、健身器材、棋牌室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在试运营期间,收费项目的价目表仍未拟定,并不存在业主所说的大部分项目收费。关于营业执照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说,由于这是政府鼓励试运行的公益性项目,部分收费也是象征性收回成本,前期是否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欠缺考虑。


广弘颐养院是我市首家公建民营的社会福利机构。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山大部分老人偏向居家养老,广弘颐养院入住率一直不高。


"此次走进社区,实际上是机构养老向社区的延伸,对部分喜欢居家养老又需要专业照顾的老人,实行白天机构养老,晚上居家养老。"广弘颐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受挫"确有自身原因:一是前期调研不够细致,只考虑到老人有日间照料需求,而对小区原先功能场所占用缺乏考虑;二是项目设置没考虑老人实际要求 。将吸取教训再试点。


对于业主担心的安全问题,"我们也可以只针对小区老人进行,对其他小区的社区老人再另选址。"


三四十人试服务只有一人签约


说起中山市暖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下称"暖阳中心"),老城区的老人并不陌生。该中心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由社工带动老人帮助老人,老人服务老人的新模式,不少退休老人在此找到新的价值,每周20多个兴趣班在此欢乐举行,还定期组织老人志愿者服务社区。11月16日-12月10日,暖阳中心试运行"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每天向6个老人提供免费试用服务,试运行期结束后,每人每天收取20-30元服务费用。截至12月10日,三四十人试使用后,只有1人签约。


调研显示五成老人不愿白天待在家里


73岁的独居老人陈婆婆最早试用了该服务,患有痛风的她此前经常来暖阳中心参加活动,中午回家,下午再过去。试用该服务后,中午可以在暖阳中心吃饭了,下午还有社工给她准备了下午茶 。无独有偶,80岁的张婆婆患有脑退化症,她的一个女儿没有上班,专职照顾她。得悉"日间照料"服务项目后,她的女儿白天时间就"解放"了,可以做自己的事。


据暖阳中心社工李慧雯介绍,该中心扎根石岐区做居家养老已经多年,尽管有定期慰问,送服务到社区,但享受服务的大部分是健康老人。仍然有一部分介于"夹心层"的半失能老人渴望走出家门,"我们的前期调研中,5成老人拒绝白天待在家里 。"


"市民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这项"日间照料"服务主要针对高龄、空巢及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间托管、午膳,健康守护,娱乐等服务。目前,该中心配备了感统训练室、康复室、阅览室和电脑室。

尽管试运行后只有一名老人签约,李慧雯认为,"日间照料"服务遇冷,并不代表老人没有需求。"市民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给不同老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养老方式。"


目前,暖阳中心"日间照料"服务只能够提供6人享受。李慧雯表示,如何链接更多的资源,与企业、养老机构合作,保持低收费,仍是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他山之石——深圳罗湖:建设"日照中心"可获资助


不久前,深圳罗湖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日照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对"日照中心"的建设标准、服务内容、运营管理和资助标准都有明确说明。


根据该文件,运营机构自主提供房源,并出资装修和购置设备的,在正式开展运营服务后,可向区民政局提出建设经费资助申请。资助标准为:运营机构进行场地装修和设备购置实际投资金额报审计部门审计后,按50%给予一次性建设经费资助,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以上的,最高资助金额为150万元。由运营机构自行租赁场所的,经审计部门审计后,按年租金的50%给予资助,每年最高资助金额为50万元,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金每年拨付一次。


除建设经费资助外,还提供运营补贴资助。在正式运营12 个月内,区民政局会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考核,按考核结果给予资助,单次最高可获40万元的运营资助。


乌镇——“互联网+养老”居家服务平台的探索

中国经济网

640.webp (83).jpg

图为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信息中心


北京2015年12月16日讯,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乌镇召开,作为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智慧”、“信息化、“科技”这样的字眼开始笼罩着这座安逸富饶的江南水乡。现在,中国首家基于长期照料体系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落户乌镇,将信息化技术完整应用到整个养老周期的“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悄然运行三月有余,目前收集到2010位老人的健康信息,预计2016年底可以惠及1.5万乌镇老人。


这样的科技惠民项目,让“智慧乌镇”实至名归。在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参加了展出,其养老思路、模式、规范,设备的高度信息化水平、智能化程度,受到了多方关注。


当前养老需求重在“居家养老”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1200万人。


这同时带来养老产业的迅速扩容。据悉,2013年被行业称为养老产业元年,这一年,各种资金和机构开始涌入养老领域,呈现出养老地产、养老保险等多种养老业态,养老市场迎来拐点。


“特别是养老地产和保险,很多东西是被他们带起来的。”负责运营乌镇养老平台的椿熙堂理事长韩纪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但做了一阵大家发现,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是没有购买力的,现在的老人的刚性需求,其实是在护理。”


事实上,近十年来,在为老人提供全面生活的机制上,政府和民间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政府主导社会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一开始的方向是保障床位率。十二五期间,每千名老人之中保障12张床。然而,由于有限的资金和用地,机构养老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少养老机构建在偏远地区,老人远离家庭社会,生活不习惯,造成了床位空置现象。业内人士透露,这两年新建的机构,30%是空床的。


那么,什么才是解决中国养老的最好办法?对此,业内逐渐提出了居家养老,基本上,90%的老人愿意在自己家里养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一系列智能化设备让居家养老成为可能,发达的信息化技术让居家养老的风险大大降低。


在养老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韩纪江,被业内亲切的叫做老韩,在他看来,2020年养老市场需求会出现爆发,“也就是说,现在60岁、65岁的人,再过5年,他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会激增。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那时必须为服务买单。现在,要为这个市场做好准备。”


智能设备降低“居家养老”风险


在乌镇镇政府提出“互联网+养老”的创新模式下,老韩一直在寻找合适的IT系统设备,“技术实现是很容易的,重要的是know how,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和目标。”据老韩介绍,2013年他在北京养老展会上看到日立系统的照护服务管理系统后,双方一拍即合。“日立把在日本应用成熟的产品技术给我,我在项目中进行本土化转化,大家共同设计、规划,共同探索中国养老服务信息化。”


日立系统在华公司的董事长小林茂彦表示,日本养老和中国一样,都在从养老机构、养老设施中走出来,更强调地域包容模式,即居家养老。“我们所做的是想支持老年人在自己常住的生活环境中过老后生活。原来是把人收到医院提供服务,今后我们想把服务送到舒适的家中去。”


中国经济网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平台即日立老年服务交互系统,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到与报警定位等,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如老人意外跌倒后,呼叫中心和老人家属就会立即收到报警,相关救助可及时跟进。目前,该系统已为2010位老人录入相关信息,提供设备160多台,接到的报警及通知700多次,提供服务1800余次。


“日立照护服务管理系统进入中国,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也难以发挥最大效应,”小林茂彦说,“在和老韩合作的乌镇智慧养老项目上,我们的技术通过他的平台落地,他知道怎么做来更好地改进服务,这对我们双方都是非常愉快的合作过程。”

640.webp (84).jpg



图为老人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可以免费测量并记录血压


据介绍,这一整套服务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在一起,形成的统计数据报告会逐月提供给政府,方便政府掌握老年人情况,作出预判。据估计,2016年初能够完成镇区4000位老人的信息录入工作,在2016年,这一模式有望扩展至桐乡市范围,为桐乡16万老人提供服务。


在此前的服务过程中,当老韩和他的团队来到一位老人家中安装设备时,老人感慨地说,“这下有一天我走了,总有人能知道了。”“这让我们感触很大,就是独居老人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对自己无依无靠的感觉。我们只是安装一个设备,老人就感到有人管他了,有人时时关注他。那我觉得,这事儿就做对了。”老韩说。


智慧养老平台全程信息化

在乌镇镇政府提供一幢大楼里,老韩建起了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除了上述线上平台的信息中心坐落在这里外,这里还是乌镇老人们平日里活动的好去所之一,老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到健康的餐食,还可以打麻将、打乒乓球、跳舞、读书、上网、打体感游戏,照料中心还提供健康检查、洗澡服务等。


和普通社区不同,拥有照护服务管理系统的中心,显得更加信息化、智能化。所有进入照料中心的老人,只要在前台扫一下会员卡,大屏幕上就显示出老人的基本信息,方便了解老人当前情况,以便提供必要的帮助。


据介绍,这里的老人们已经自主组建起5个活动社团,有五六十人参与。一些老人已经习惯每天过来吃饭、打麻将的生活,习惯来这里和老朋友们聚一聚、聊上一下午,慢慢也改掉了抽烟喝酒的坏习惯。


“这个环境让大家很开心,老人能够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地,增强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得到改变,是我们这些做养老的人的最终追求。”老韩说。

数据来源:美心优护养老服务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