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多名市政协委员建议:明确陪诊收费服务标准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行业动态 2024年01月19日

1月14日,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李贻伟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其中提及“关心‘一老一小’”,更好应对老龄化浪潮,守护幸福“夕阳红”。如何更好打造幸福“夕阳红”、提升高质量养老?连日来,多名委员在老年人心理健康、构建“认知症友好社区”、医院陪诊服务等领域建言献策。

 

从社会层面关爱老年人身心健康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王轶表示,平时在医疗一线跟老年人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幸福“夕阳红”生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质量,这就包含身心健康。

 

“目前,困扰老年人的疾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问题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主要的夺命杀手。”王轶建议,老年人需要保持定期体检的习惯,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工作,“早一点发现、早一点干预,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很多人可以长寿。” 王轶表示,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像肿瘤性疾病有很多治疗方法,不少人可以实现带瘤共存,因此老年人不要讳疾忌医,在家人等配合支持下做好定期体检。

 

王轶建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层面的参与。老年人退休后社交减少,容易信息闭塞,保持良好心态、活跃社交对于老年人来说很重要,社会大环境除了营造尊老爱幼的氛围,还可增加社工等不同群体的关心,保持老年人对外交流的活跃度。

 

推进“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较长,从主观认知下降到轻度认知障碍再到阿尔茨海默病三个阶段,整个过程持续十多年,其中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是防治的黄金窗口,如果及时干预,可以防止或者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市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宁玉萍表示。

 

当前,广州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了记忆障碍门诊,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为例,该院记忆障碍门诊每年接诊痴呆患者约一万人次。宁玉萍建议,广州自2015年起启动大肠癌筛查工作,取得良好反响,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痴呆疾病的早筛工作也可借鉴其成功经验。

 

市政协委员欧阳智鸿提交了《关于推进“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的提案》,打造“认知症友好社区”,具体是以认知症患者为中心,照护者及其他社区服务人员为支柱,对认知症患者、家庭及照护者给予关注、理解、包容并提供专业支持及优质服务的社区环境,以延缓认知症的进展,改善认知症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欧阳智鸿建议,应明确这一社区的目标和规划,推行认知症早期社区预防及干预,提高认知症社会参与度,大力发展老年患者所需要的医疗卫生与公共生活服务,构建宜居的社区环境,具体可以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进行试点,社区居民、企业公司、公共服务等单位参与。

 

完善陪诊服务,明确费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来自民进广州市委员会的书面发言中,《推动陪诊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解决老年人就医难》聚焦了陪诊领域。

 

发言介绍,广州老年人口就医陪诊需求大,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催生了对陪诊服务的迫切需求。陪诊作为新兴业态,从业规范和监管尚未健全,服务质量难以保障,行业乱象丛生,普遍收费较高。根据广州市“孝志愿长者健康服务计划”项目组调研发现,80%的老年人希望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陪诊服务。

 

价格是不少老年人选择陪诊服务的拦路石。从一平台商家收费情况来看,陪诊收费一般在350-500元/天,最高可达800-1000元/天。代办住院手续、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照顾生活起居等属于额外的增值服务。该发言建议,一方面应明确收费标准,按照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长,健全价格形成、分类收费和动态调整机制。另一方面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通过政府采购,为需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陪诊服务。在提高服务便利度方面,可考虑将符合准入条件的陪诊机构和陪诊师纳入穗康、羊城家政等小程序,便于市民选购。将待预约陪诊纳入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护理站、社工站的服务范围,便于老年人选择和预约。

 

探索开展“居家养老+物业服务”新模式

 

在居家养老方面,市政协委员、广州城投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梓蓉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探索推进“居家养老+物业服务”新模式 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提案》。

 

张梓蓉提及,长者购买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社区养老增值服务还较少;对于部分有真正需求的长者,现有物业企业服务人员又提供不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造成供需难以匹配。大多数物业企业目前还停留在提供传统物业服务阶段,为老服务意识不强。传统物业企业人员缺乏对长者的医护康养知识和技能,专业化养老队伍建设有待提质增效。

 

张梓蓉建议,发挥物业与社区联系比较密切的特点,通过自助、互助和公助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专业服务者、社区医院、志愿者等社会多元主体力量联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具体可选择合适社区(小区)开展“居家养老+物业服务”试点工作,同时运用智慧化数智化手段便于服务人员及时响应相关服务。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