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进入福祉展
关闭
<返回

第11届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将于2017年5月开启,
敬请期待。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 (0)20 8989 9605/8989 9600,
邮箱:CRCinfo@polycn.com

新闻中心

展位申请 领取门票

中国长期护理险研究

行业动态 2019年07月26日 作者:中国养老咨询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中国医疗保险、人社部

文章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中国医疗保险、人社部

在我国,长期护理问题已经不是未来的问题,而是现实问题,制度设计、模式选择成为长期护理险真正发挥其作用的关键。

基于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选取承德市、长春市、南通市等15个城市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地区,并将山东省、吉林省作为国家试点重点联系省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以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模式”。

 

截至2017年3月底,从官方公布文件看,已有荆门市、安庆市等10个地区发布了试点政策文件,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其余5个试点地区仍处在筹备过程中。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范围之外,另有北京、浙江等部分省市自行开展了探索之旅。

 

而从试点地区的选择上看,既包括上海、苏州、宁波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涵盖了石河子、上饶、安庆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考虑到我国本身幅员辽阔、存在地区差异,上海的做法未必能够在石河子“开花结果”,所以本文不极力推崇某地模式,而是以试点地区做法为基础进行归纳分类,供读者探讨。



筹资渠道:单一筹资VS多元筹资



在试点实践中,最为明显的体现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脱胎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形象的称医保制度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娘胎”并受医保制度的“哺育”,明显的体现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启动之初,资金来源于基本医保基金划拨。

 

在前期探索基础上,随着《指导意见》的下发,在筹资来源上主要分两种模式:单一筹资模式和多元筹资模式。

 

单一筹资模式主要是从医保基金按一定比例进行划拨,未开拓其他筹资渠道,典型地区是长春和青岛,《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长府办发〔2015〕3号)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和个人不需单独筹费”。

 

多元筹资模式主要包括资金来源于医保基金、财政、单位、个人、福彩和相关捐助中至少三种,典型地区如南通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来源于医保统筹基金、政府补助、个人,同时接受企业、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市财政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上海、荆门、上饶等八个地区也是多元筹资渠道。

 

在筹资标准上,主要有两种模式——按比例和按定额筹资。其中,按比例筹资的地区主要是上海、承德、荆门和成都四地,例如上海市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之和的1%的比例,在职职工个人按照其本人职工医保费的0.1%的比例,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试点阶段个人部分暂予减免)。

 

按定额筹资的地区主要是南通、上饶、安庆和石河子四地。依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的筹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基本维持在100元/人•年左右,其中上海的筹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参保范围:从“小”到“大”



《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伊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加之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体系更不完善,选择从职工参保人起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制度试点的风险,不贪大求全,以更加稳妥的方式推进,重在探索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从试点地区实践情况看,在参保范围上主要有三种模式:覆盖城镇职工参保人、覆盖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保人以及人群的全覆盖。

 

其中,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指导意见》指导下新开展的试点地区,如承德、上饶、安庆、荆门、成都、石河子均从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起步。而先行开展探索的长春、上海、青岛、南通大都覆盖了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

 

另外,根据各地城乡医保制度整合的推进,南通、上海和青岛覆盖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同时,上海对城乡居民参保进行了60岁的年龄限制。



保障对象:“重度失能”优先



《指导意见》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同时,该《指导意见》还指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试点地区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确定重点保障人群和具体保障内容,并随经济发展逐步调整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

 

由此可见,重度失能人员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点保障对象。

 

当前,在制度探索过程中,各试点城市也大都以保障重度失能人员的生活权益为重点,但又区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是侧重失能程度,保障重度失能人员。例如,长春、南通、承德、荆门、安庆、成都、石河子,大都规定“参保人因疾病、伤残等原因长年卧床达到或预期达到6个月以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为保障对象。

 

二是界定年龄标准,保障失能老年人。例如,上海市规定60岁以上、评估失能程度达到二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老年人为保障对象。

 

三是将失智人员同时纳入,主要有青岛和上饶。青岛《关于将重度失智老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并实行“失智专区”管理的试点意见》将60岁以上重度失智老人纳入保障范围,而上饶将失智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也纳入保障对象。



保障范围:“生活照料”or“医疗护理”



正如《指导意见》中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试点地区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确定重点保障人群和具体保障内容,并随经济发展逐步调整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

 

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定位应该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进行区分,进行制度的独立架构。

 

目前,各试点地区的保障范围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保障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二是保障医疗护理,典型地区是青岛。

 

第一种保障模式与国家文件相一致,也与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相区分,但是这种模式也给各地试点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对于概念以及范围的界定,各试点地区在内容上进行了项目的细分。

 

而对于青岛保障医疗护理的第二种模式似乎招来不少非议,长期护理保险从青岛发端却又发展成更为成熟的一种保障模式似乎有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味道,各地更是在青岛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探索一项更为适应我国的新制度,仔细分析青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似乎可以理解这个制度发源的“巨人”。

 

青岛从1987年便步入老龄化社会,经过了职工医保家庭病床制度、医疗专护制度、老年医疗护理制度才发展为当前的制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制度运行总体平稳、基金风险可控。下一步,如若发展为侧重保障生活照料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的做法将变得更加统一。



待遇支付:“窄”与“宽”



在支付范围上,各试点地区存在窄口径和宽口径两种模式。

 

窄口径主要支付床位费和护理劳务费,不含护理材料费和护理设备使用费等其他费用,典型城市如承德。宽口径主要支付床位费、服务费、设备使用费、护理耗材费等,还有将部分符合规定的药品费也纳入支付范围,如青岛市、上饶市。另外在支付范围上,上海和石河子等市通过设定服务项目内容清单来予以规范。

 

同时,各地在政策中几乎都对相关保障制度的重复保障问题予以明确,例如承德市规定“参保人员在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含入院日和出院日),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属于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以及应由第三人依法承担的护理、康复及照护费用,长期护理保险不予支付;已纳入残疾人保障、军人伤残抚恤、精神疾病防治等国家法律规定范围的护理项目和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不再给予支付。

 

在支付方式上,存在按床日(月、年度)定额包干、按病种、按服务次数、按服务单元和发放现金补贴等五种模式,其中各试点城市结合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大多采用复合式的支付方式。

 

例如,南通市、安庆市在机构护理中试行按床日定额支付、居家护理采用发放小额现金补贴的方式进行支付。长春则在定点护理院和养老院采取按床日定额包干支付方式,在定点医院医疗照护采取按病种付费的方式。

 

在支付标准上,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根据护理方式区分不同的支付比例,具体可分为两种模式:机构护理支付比例高和居家护理支付比例高,例如上海居家支付90%,养老机构支付85%。

 

二是根据人群不同,享受待遇的高低不同。例如,长春和青岛,依据筹资水平的不同,职工的支付比例高于居民的支付比例。

 

三是根据缴费年限的不同,待遇支付标准不同。典型地区如成都和石河子。成都规定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5年以后,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2年,支付标准提高1%。石河子建立护理保险参保年限与个人护理保险待遇水平相衔接的制度,缴费年限小于5年,支付50%;大于等于5年支付70%;大于等于10年,支付90%;大于等于15年,支付100%。



失能等级鉴定:三大“选择”



进行失能等级评价是各试点中待遇享受的前提、门槛以及必要要素。当前,制度试点中亟需完善失能等级评价标准等政策工具,试点的各地大都参照国际康复医学领域常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不过仍存在量表本土化和如何操作执行的问题。

 

目前,失能等级评价标准主要有Barthel量表和上海的老年统一需求评估标准。失能等级评价主体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依托于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进行评估;二是成立含多部门的资格评估委员会进行评估;三是委托商保等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完成后大多设定复评期限,以确定待遇是否继续保持,抑或退出。



服务管理:政府经办服务VS购买服务



在具体的经办服务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社保机构负责具体的经办服务;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办,社保负责监督检查。

 

前者如长春、上海和石河子,其余为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经办。其中,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经办的又分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将具体的业务委托给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例如南通将受理评定、费用审核、结算支付、稽核调查、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委托给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

 

第二种是从商业保险公司抽调人员与社保人员进行合署办公,例如青岛市。

 

第三种是按区域将区域内涉及长期护理的部分业务打包委托为某一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典型地区如上饶市。在具体的服务管理模式上大部分采用定点机构资格准入和协议管理模式,设定严格的机构资格准入条件、准入流程、服务内容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等管理办法,确保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监管。

 

总的来说,从各个城市的试点情况来看,制度运行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和事务性负担、维护了失能人员的尊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创业等。自《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各试点城市陆续出台实施意见以及相关的配套文件,目前发文地区的政策框架已经明确,在具体实践中面临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

 

从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角度而言,人群的全覆盖、筹资的多元化、支付方式的科学化、评估标准的具体化、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应该是理想的制度状态。

 

不过,应该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的是,护理服务提供市场的缺乏会制约和掣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农村护理服务提供市场的匮乏,更加不利于制度的公平发展,当制度实现全覆盖后,农村居民的护理保障如何实现,如何带动护理服务市场的发展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为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人社部于2016年在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了这些经验做法,一起来了解吧——

吉林长春:

创新解失能难题

  长春市从2015年5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被确定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批试点城市之后,长春市经过摸排底数、科学测算和广泛座谈,搭建制度框架,调整完善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2015年2月,长春市出台《关于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意见》和《长春市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实施办法》,从制度上解决了全市失能参保患者的医疗照护问题。

基本思路

  一是参保对象既包括职工医保参保人,也包括居民医保参保人。


  二是保障范围既包括长期失能人员,也包括短期失能人员。


  三是保障标准略高于医保住院补偿标准。


  四是筹资主要通过调整医保基金结构,不增加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

基本原则

  一是制度单独架构;


  二是基金单独管理;


  三是保障内容相对独立,重点保障失能人员的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

保障范围

  照护保险制度建设初期将职工和居民同时纳入覆盖范围

待遇标准


  照护保险试点规定了高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偿比例,其中:参保职工补偿比例为90%,参保居民补偿比例为80%。


  保障项目主要包括护工劳务费用、设备折旧费、养老机构床位费、舒缓疗护费等。

基金筹集

  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一是基本医保基金职工医保主要通过调整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方式筹集,其中,一方面将原从统筹基金记入个人账户中的0.3个百分点调整用于照护保险,另一方面从个人账户划转0.2个百分点。居民医保按每人每年30元标准从居民医保基金中提取。两项合计,每年大约筹集2亿元以上。


  二是财政补助资金。补助金额可视每年照护保险基金收支情况确定。


  三是从基本医保统筹基金历年结余中一次性划拨10%,作为照护保险启动资金。

结算管理


  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照护机构实行协议管理。


  照护保险对养老机构实行按床日定额包干,超支不补,日定额标准97元,使用一次性耗材的增加10元。


  在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按日补偿,执行医保住院有关标准。

机构准入


  将三类机构纳入准入:


  一是经卫生部门批准成立的医疗服务机构;


  二是经卫生、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具备一定医疗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机构;


  三是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护理机构和养老机构。已开通53家定点照护服务机构照护保险服务业务。

收效良好

  2016年,长春市53家开展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业务的定点医疗照护服务机构,共发生医疗照护费用5476万元,其中照护保险统筹基金支付4355万元,平均补偿比例达到80%,享受照护保险待遇16997人次。


  照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85亿元,其中:职工照护保险基金结余6.66亿元,居民照护保险基金结余1.19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初步取得“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得发展,服务更规范,就业增岗位”的良好效果。


河北承德:

积极探索试点

完善社保体系

  2016年,承德市被纳入全国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之一。该市围绕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要,促进“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解决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探索建立承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市人社局成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医保中心设立长期护理保险科。2016年11月1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并下发执行。


  主要政策有这些——

覆盖范围

  2017年市本级启动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参保范围为市本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所有参保人员,在积累一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各县区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实施。


  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基金筹集

  试点阶段,筹资标准暂定为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上年度工资总额的0.4%,其中:


  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个人负担0.15%,财政补助0.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负担0.2%。


  财政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负担部分,每年初一次性划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


  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个人负担部分,每年划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时,以其上年度工资总额为基数一次性扣缴划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灵活就业人员,在每年缴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时,按照职工医保缴费基数的0.15%缴纳长期护理保险费。

保障对象

  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符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重度失能标准,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需要长期护理的参保人员,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符合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标准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对象。

护理方式

  保障对象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的三类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方式中选择一种服务方式,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三类护理服务方式分别是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中医疗机构护理服务;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中养老服务机构护理服务;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中居家护理服务。

支付范围

  参保人员接受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的护理服务,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用(不含护理材料费、护理设备使用费)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


  属于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支付范围的,以及应由第三人依法承担的护理、康复及照护费用,长期护理保险不予支付;已纳入残疾人保障、军人伤残抚恤、精神疾病防治等国家法律规定范围的护理项目和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不再给予支付。参保人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期间,停止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支付标准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暂实行按床日定额支付的方式。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上控制在70%左右。


  按照护理服务的不同类型,制定适当的床日定额标准


  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设置的符合规定的护理床位接受护理服务的,每床日结算定额暂定为60元;


  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的护理床位接受护理服务的,每床日结算定额暂定为50元;


  在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接受居家护理服务的,每日结算定额暂定为40元。


  超出结算定额的护理费用由保障对象个人或家庭负担。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实际结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照符合护理保险报销范围的护理服务费用的70%支付。

经办管理

  长期护理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属地经办、分级管理,全市统一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标准、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经办流程和信息系统。


  长期护理保险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经公开招标后委托具备资质的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江西上饶:

借力起航开展试点

  2016年11月底,上饶市政府审议通过《上饶市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点方案出台后,各县(市、区)立即启动相关准备工作。上饶市最终确定了政府出政策、部门定标准、经办机构购买服务的操作模式。

谁出钱、出多少?


  该市确定了总额每人每年100元的筹资水平,其中:个人缴费由参保人员自行缴纳或从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转,基金调剂从医保统筹基金结余划转,政府补助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划转。


  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个人缴费40元、医保基金划转30元、财政从福利彩票公益金划转30元。后续再按城乡居民收入的一定比例来建资金池,确保基金逐年稳定增长,保持制度可持续性。

保障谁、保多少?

  目前试点方案的保障范围为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因年老、失智、疾病、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需要长期护理的重度失能人员,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以后再扩大到中度失能人员。


  居家护理按每人每天15元标准给予居家补贴或上门护理包服务,机构内护理按定额支付。

谁服务、如何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真正的难点是如何构建服务体系,解决“谁服务、如何服务”的核心问题。上饶的做法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经办方式,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结算、监督管理等服务工作。


  政府统筹、经办机构监管、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组合方式。

  一是可以发挥政府在筹资、推进医养结合、培养护理人才方面的优势;二是可以借商业保险公司的体制机制优势和市场化手段,发挥商业险公司数据积累、精算模型以及参保人员风险识别、理赔服务的长处。

湖北荆门:合力共为推进试点工作

  2016年,荆门市被确定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批试点城市后,出台《荆门市长期护理保险办法(试行)》,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建立财政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探索“五个三”新路径,试点工作平稳实施、快速推进。

筹资“三模式”

1

资金来源多渠道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集由个人缴纳、医保划拨、财政补助“三家抬”,筹资水平按照本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4%确定,并按“3:2:3”的比例执行,即个人承担37.5%、医保划拨25%、财政补助37.5%。2016年筹资水平为每人80元,其中个人30元、基金20元、财政30元。

2

基金征缴多方式

  个人缴费按年度与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步征收,其中:


  在职人员从工资中代扣代缴;


  灵活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从医保个人账户中划转;

  无个人账户的参保人员从养老金账户或个人银行账户中代扣代缴;

  低保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及重残人员由同级财政全额补助;

  其他人员由个人缴纳。

3

缴费激励多层次

  实行待遇水平与缴费年限挂钩,鼓励早参保、连续缴费。

  累计缴费15年以上的,待遇水平提高4%;

  累计缴费30年以上的,待遇水平提高6%;

  累计缴费45年以上的,待遇水平提高8%;

  累计缴费60年以上的,待遇水平提高10%。

护理“三方式”

  根据保障对象的护理需求,提供三种护理服务方式,即居家护理、养老机构护理、医院护理

标准“三统一”

1

申请待遇条件统一

  参保人员不分身份、年龄和职务高低,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长年卧床或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生活不能自理,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定低于40分的,均可申请并同等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2

基金支付水平统一

  保障对象发生符合规定的费用,按床日实行限额管理。限额以内的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按不同比例支付。其中,

  非全日居家护理每人限额40元,基金全额支付;

  全日居家护理限额100元,基金支付80%;

  养老机构护理每日限额100元,基金支付75%;

  医院每日护理限额150元,基金支付70%。

3

失能评定办法统一

  全市失能人员由县市区统一申报,市级经办机构集中组织专家进行评定,对有康复迹象的每年组织一次复评,所需评定费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其中,因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工伤保险、医疗事故导致失能,且无法确定第三方责任的,同等纳入评定对象。

管理“三机制”

  一是服务全程监控机制;

  二是定点机构管理机制;

  三是医养护互通机制。

扶持“三政策”

  一是扶持护理机构建设;

  二是扶持护理从业人员;

  三是扶持经办能力提升。

  2017年,荆门市把长期护理保险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改革项目清单,采取挂牌督办方式全力推进。


  一抓宣传,营造氛围。


  二抓配套,健全体系。完善配套政策,健全经办机构,购买第三方服务。

  三抓扩面,夯实基础。2018年将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全员覆盖,实行六险“一单核定、同步征收”,并在市县两级经办机构分别成立扩面专班。


  四抓建设,增强能力。创新长期护理保险“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五抓培训,提升素质。举办经办人员和社区劳动保障专干培训班,加强护理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延伸阅读

  长期护理保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对象以失能老人为主,兼顾其他失能人员,通过社会共济保障,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


  国际上较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60年代起,陆续探索建立了适应自身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荷兰、德国、日本、韩国等都采取社会保险模式,英国实施国家财政保障模式,美国以商业护理保险为主。由于老龄化导致财政负担持续加重,我国台湾省正在研究探索从财政老年护理补贴向长期护理社会保险转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任务部署,2016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拟利用1-2年试点时间,积累经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首批试点城市共15个,分别为: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上海市、江苏省南通市和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安庆市、江西省上饶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荆门市、广东省广州市、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吉林和山东两省作为试点重点联系省份。





长护险鉴定评估




很多群众问如何办理长护险需求鉴定评估?

其实过程很简单!让我们一起看下去⬇⬇



提出申请

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已达或预期将达六个月以上且病情基本稳定, 在长护定点机构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续。



机构初评

申请人提交的基本信息、参保信息及申请项目通过长护定点机构审核后,长护定点机构按规定安排医疗或护理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对申请人病情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初步评估,通过初评的申请人资料由长护定点机构进行网上申报



现场评估

通过长护定点机构初评的申请人按照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安排接受长期护理现场评估需求评估专家小组的现场评估。


集体评审

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组织长期护理需求评审专家小组对现场评估结果进行集体评审。


结果公示


评审结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长护定点机构内公示,公示期7天。在公示期内,申请人或长护定点机构等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提出书面复核申请经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复核评审结果有误的,更正评审结果后重新公示。


意见送达

经公示对评审结果无异议的,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自长护定点机构网上申报之日起60日内出具《广州市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意见》,并通过长护定点机构送达申请人。申请人自收到长护评估结果之日起15日内有异议的,应通过原申请渠道向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申请复查评估。


待遇生效

《广州市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意见》自出具后次日生效,有效期原则上为一年参保人员应在有效期届满前60日内按照原申请途径重新提出长护评估申请。经长护评估符合本办法第八条标准的,有效期重新计算,不符合的,原有效期终止。



延伸阅读: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当自己酒店势和源源不断的政策红利正在催生一个规模庞大的蓝海市场——中国养老服务市场。


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家企业进军养老服务市场这片广阔的蓝海。有鉴于此,厚朴养老历时一年编撰了本研究报告。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官方微店订购,或咨询张老师:17719893096(手机微信同号)



备注张老师,可优先发货,还有精美书签赠送


正在逛店购买报告


点击进入商城直接购买


业务咨询:17719893096(张老师)

做养老,看他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加张老师


权威专业实战效率

国内最大的养老产业咨询平台,会员突破40万


项目评估丨可研拿地丨项目策划丨筹备开业丨托管运营




2024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

2024年11月15日-17日

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

您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展区:

智慧养老 智慧无障碍城市 康复护理 养老照护 适老化部品

更多展会详情请咨询

吴帆

电话:020-89308925